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理性思考能力,具有自律能力和精神价值。否则,人的诸多行为就很可能陷入纯动物层次的行为。比如很多人的择偶观,无论是从进化论的角度,还是从精神对等层次,我们很多人的择偶观已经严重偏离了应有的轨道,我们很多人只看重表面的白富美和高富帅。哪怕只从进化论角度,我们的择偶繁衍都难以选择最优良的品种留下。虚幻的表象只能带来片刻的愉悦,但很难带来长久的幸福。
比如父母教育孩子。生孩子、护孩子是老母鸡和绝大部分动物都会干的事。但人不同,我们不仅能生,还要会养。养育孩子,我们要懂得爱,舍得放手才行。但现实中,不管是对爱人还是孩子,我们的爱更多表现是控制。以控制为目的的爱,说到底是自私和不自信。想想,自私和不自信的人,何来幸福?更有甚者,说孩子幸福我就幸福,爱人幸福我就幸福了。这是对幸福的亵渎,我认为,更是对教育的无知。我们看看动物是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他们是如何把最优秀的后代留了下来的?是不是能放手的时候坚决放手?而你呢?把本来优秀的后代,溺爱成了傻子,教成了呆子。离开了别人,你就不活了?别人就不能有点情绪了?你都不懂什么是幸福,不懂什么是教育,你怎么教给孩子去寻找幸福?
作为人更高一级的幸福,关键就是要找到生命价值,找到人生归宿,否则,不管多有钱,多有权势,都是虚无。有人说,没有人生目标和精神归属的人如同流浪汉,甚至如丧家犬一样,是没有真正的人的幸福而言的。
佛陀讲,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我知道,我们都不是佛陀,都有欲望,当然也有人的局限。但请大家明白,佛陀也是人,佛陀其实就是教会大家 “看透、放下”两件事。 如果我们真能做到“看透、放下”,我们即见如来,也就是说我们也能成佛的,这个时候,幸福也就来了。这个境界的幸福是在我看来是第三境界的幸福,也是最高境界的幸福,是“无欲无求”的幸福。现实中我们之所以不幸福,往往就是因为我们欲念太重,即”想要的太多,自己却又能力有限“。当我们被欲念控制的时候,幸福会躲着你走的。这个欲念不管是直接为自己,还是所谓为别人,哪怕是大众也不行。
以上二三级别才是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有人说,这样的幸福太难了,尤其我们这些父母们。以前讲过类似的课,有人直接就现场对我说,“别给我说这么多没用的,直接告诉我怎么能做到吧”。如何找到幸福?我哪知道。 “幸福不是找到的,是改变自己之后吸引过来的”。如何找到幸福,我不能给你具体的方法,即使给你了,在你那也未必有用。因为,幸福是每个人的内在主观感知,而且,这个感知会变化的。在我看来务必幸福的事,在你看来完全有可能是猪狗不如。幸福在哪里,没有具体的路径,但对于有心的人,却不时能悟到些“天机”。如下就是四十多年来悟到的一些“天机”:
——心灵越丑陋,幸福离你越遥远。八年多来,DE黑板擦行动一直坚持开免费的1块钱城市生存挑战活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各地,从中国到欧美。中国现在网上能看到的1块钱宣传几乎没有DE自己发的,就是这个我们原创的项目一开始还被恶意攻击过,被恶意抢占过商标。同行的模仿抄袭在2015-16年有名有姓有证据的侵权就1000多家,还有人攻击说我们利用社会成人对孩子的同情心在做着商业目的的勾当。记得当时就有人说,我就不相信你们不收费,不挣钱,即使这次没有,你们也不可能坚持一年两年。谢谢老天,我们现在已经坚持八年多纯公益了。没有回报欲念的束缚,幸福来的不仅容易,而且强烈。
——奉献比索取更容易遇见幸福。有人说,真正的幸福不是自己多成功,是能够帮助别人成功。帮助他人,有两个层次,物质上的帮扶,最多收获的是感激;而精神上的帮扶,则换来的理解和尊重。虽然我没有钱财可以施,但我有点小的心得,或智慧可以与大家分享。这个分享的过程,我就非常幸福;如果能给别人带来幸福,那我就赚大了。如果我想着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回报的话,那遇见幸福的几率就小很多。哪怕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不要对结果预设,更不要有期待。期待,本质上是一种贪念,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烦恼和痛苦。
——放下我执,参透生死幸福往往会主动来敲门。生与死本来一体,死是生的一部分。而且,没有人能左右死亡的造访。如果由于惧怕死亡让自己整日惶惶不可终日,那幸福会从你的生命中走开的。 “凡有欲求(执念),皆为痛苦”,参透生死,放下执念,幸福就会主动来敲门。
——越想走捷径,越有可能错过幸福。前几天我发过一条微信,说“一切复杂的事情都不可能用捷径的方法予以解决”。对我们大多人来说,学习和教育、爱与幸福、关系与家庭等都是最为复杂的人生大事,这些事情从根本上说都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听个大师课,看几本书就能解决的一定不是“人生大事”。作为父母,当下我们最想走的捷径就是教育了,总想通过教育孩子全面实现自己的人生终极梦想。那让我们看看当下的教育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它能真正给我们带来多少真正的幸福?
目前的教育大都是还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思维,孩子都是“劳动力产品”。这种教育培养的孩子,男不够阳刚,女不够温柔。男孩女性化,伪娘我就不多说了,今天多说说女孩吧。坦率说,这种教育是利于培养 “成功女孩”的,但这样的成功有点吓人,女孩基本上在用男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用男人的价值观来行事,用击败男人来证明自己;这样的女孩多会让男人生畏,难以生“爱”。那些击败男人的女孩,往往看不起男性的。也许,“剩女”现象就说明一二。因此,现在的教育是很难让我们找到真正的幸福的。好的教育需要教会 “男孩当自强不息,女孩要自尊自重”。因此,当下的教育陷入到了教育好了不幸福,教育不好更不幸福的境地。
——保持敬畏心更容易吸引幸福萦绕。佛家讲持戒,道家讲守道,动物也往往会遵循自然天道,但我们很多人却往往无视天道自然肆意索取和释放。哲学家讲 自律=自由,意思就是说为了能有真正属于的自由,你一定要遵循一些限制。
不知不觉,今天唠叨了这么多。讲到最后,不知道大家对“幸福”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幸福中的“幸”,我认为首先是一种心态——幸运的心态。这个世界是“无常”的,一切皆有可能,所以,幸福不是主动追求,而是偶然“遇见”。遇到了,好事,珍惜它。没遇到,这才是正常的,不抱怨,不悔恨。与爱人结合,有了孩子,这都是生命的偶然遇见,不是必然结果。有了这种心态,我们就相对容易遇见幸福了。幸福中的“福”,在我看来,更多是作福的能力和行为。“万事皆空,因果不空”。幸福是人生一系列行为的果,虽是幸运和偶然,但如果没有能力去作福,没有一系列善的行为积淀作因,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的。
因此, 幸福不仅是内在的主观感知,更是一种能力——创造幸福的能力。
本期互动
正如前文所说,幸福不是一种状态,幸福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稀缺的能力。但幸福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通过学习来培养和提升的。如何带给孩子幸福的能力,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关于你的思考或者困惑,欢迎留言讨论。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种赞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