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教学函〔2017〕24号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等六部门
关于举办“农商行·加上创业贷”重庆市
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普通高校,有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青年人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市教委等《关于举办重庆市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实践活动的通知》(渝教学函〔2017〕19号)文件精神,决定举办“农商行·加上创业贷” 重庆市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时间
2017年11月—2018年1月
二、大赛主题
创新创业,成长成才。
三、大赛目的与任务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积极促进我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升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四、组织机构
主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重庆市地方税务局、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沙坪坝区人民政府
承办:重庆师范大学、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共青团沙坪坝区委、广电集团都市频道、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协办: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支持:中国电信重庆分公司
在主办单位的领导和统筹下,组建大赛工作组,设立评审专家组。
五、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各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下同)以及在渝高校毕业两年内(2016届及以后)的大学生;已获得往届大赛二等奖及以上奖次的项目不得再次报名参赛。
(二)参赛条件
大赛以创业团队或企业为单位报名,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初创组项目负责人为在校大学生,成长组为已注册企业且法人为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每个参赛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允许跨校组建团队参赛,对于跨校组队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唯一的项目申报单位。
(三)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主要从事科技创新、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特色效益农业等方面的业务。参赛项目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报名时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对于已注册运营的项目,须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在报名时需提交营业证照副本复印件、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及企业简介等相关证明材料。
六、比赛赛制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市级复赛、市级半决赛、市级总决赛四级赛制。大赛各阶段名额由组委会视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赛事组织情况、参赛团队各环节比赛得分以及初创组和成长组团队比例等因素综合权衡后进行合理分配。
七、赛程安排
(一)宣传报名(12月3日前)
参赛团队可通过大赛官网“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网”(cy.cqbys.com)、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平台(jrzhuxue)或重庆广电集团官网“视界网”(www.cbg.cn)、“重庆手机台”(sj.cbg.cn)任一方式进行报名,填写并提交相关信息。各高校可登录大赛官网进行报名信息的查看、审核和管理,管理账号由主办方统一创建及分配。
(二)校级初赛【N进300】(12月4日—12月7日)
校级初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高校自主决定。已毕业大学生回毕业学校参加校级初赛。各高校须在12月7日前完成校级初赛,并提交校内宣传动员和初赛开展情况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图片不低于10张,视频不超过2分钟),同时将初赛遴选出的候选项目在大赛官网上报送,报送时应注意参赛项目在类别上的结构合理和内容上的科学分布。报送项目应有名次排序,推荐名额由大赛主办方综合考虑各高校报名团队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等因素综合权衡后分配。初赛共产生300支团队进入市级复赛,初创组和成长组名额分配由组委会根据报名情况决定。
(三)市级复赛【300进60】(12月8日—12月28日)
复赛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委会组织评审专家集中对300支团队《创业计划书》进行网上评审。网上评审得分排名前150支团队进入下一阶段比赛。
第二阶段:150支团队进行现场比赛。初创组参加“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比赛,参赛团队通过创业模拟实践平台模拟企业经营。复赛成绩=创业计划书评审×70%+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30%。成长组参加“实地考察”比赛,由专家对企业的经营场所、资料档案、人员背景、生产运作等全面审核和综合评估。复赛成绩=创业计划书评审×50%+实地考察×50%。根据各组比赛成绩排名,产生55支团队直接晋级半决赛。
第三阶段:剩下5个晋级名额由第二阶段未晋级半决赛的95个项目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产生。95个项目团队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图片展示、文字信息及微视频发布,向社会公开展示创业项目,通过取得关注、点赞两种方式获得积分,积分排名前5支团队进入半决赛。
(四)市级半决赛【60进30】(2018年1月上旬)
半决赛中,初创组参加“现场展示及答辩”,成长组参加“项目路演”。初创组“现场展示及答辩”采取团队VCR展示(1分钟)+主创PPT介绍(5分钟)+评委提问(3分钟)的形式比赛。成长组“项目路演”采取项目VCR展示(1分钟)+创始人PPT介绍(5分钟)+评委交流(5分钟)的形式比赛。初创组和成长组晋级总决赛名额由组委会根据各组比例及比赛成绩进行分配。
(五)市级总决赛(2018年1月中下旬)
总决赛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30支团队参加“完成商业任务”、“现场PK赛”和“网络票选”三个比赛环节。“完成商业任务”由30支团队各派1名代表分组参加商业活动策划,策划任务由组委会邀请企业专家提前制定,比赛时现场随机抽取其中一项任务进行比赛。“现场PK赛”为30支团队分组进行两两PK,每小组中2支团队依次进行项目展示(1分钟VCR展示+5分钟项目陈述),展示完后相互提问并作答。“网络票选”参照复赛网络投票阶段以获取关注和点赞获得积分形式进行。根据团队获得积分名次分别给予前15名网络票选加分。第一阶段得分=完成商业任务得分×30%+现场PK赛得分×70%+网络票选加分,得分排名前12支团队晋级第二阶段比赛。
第二阶段:分为“团队风采展示及现场答辩”和“指导教师项目综述”两个环节。“团队风采展示及现场答辩”环节由12支团队依次进行风采展示,展示完后由专家评委针对其项目及其展示内容提问,团队成员现场答辩。本环节得分排名前5支团队进入下一环节比赛。“指导教师项目综述”环节为5支团队项目指导教师代表团队依次进行项目综述,综述完后由专家评委每人向大众评委推荐特等奖团队1支,大众评委参照专家评委意见和建议为团队投票,得票最多的团队获得大赛特等奖。
八、奖项及有关优惠政策
(一)学生奖项
特等奖(1个):奖励人民币50000元,颁发奖杯和证书;
一等奖(4个):奖励人民币30000元,颁发奖杯和证书;
二等奖(7个):奖励人民币20000元,颁发奖杯和证书;
三等奖(18个):奖励人民币10000元,颁发证书;
优秀奖(30个):颁发证书。
(二)教师及高校奖项
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特等、一等、二等奖励项目的指导教师,共12名。其中,同一教师指导的多个项目获奖时,取最高奖励项目对教师进行奖励,不重复评奖,空出的奖项不递补):奖励人民币2000元,颁发证书;
优胜指导教师奖(获得三等奖项目的指导教师,共18名。评选规则同上):颁发证书;
优秀高校组织奖(10个):颁发奖牌。
(三)其他奖励及优惠政策
1.大赛获奖项目,可择优推选入驻重庆市大学生创业实践孵化中心以及各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并享受项目指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导师帮扶、创业贷款及跟踪服务等优惠。
2.组委会编印《重庆市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作品汇编》,将入围决赛的创业项目制作成宣传片通过重庆电视台都市频道及网络广播电视台等电视媒体、相关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推介。
3.对部分优秀获奖项目纳入市教委“优创优帮”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计划,可享受创业导师团为期一年的跟踪帮扶,对考核期满发展较好的项目进行表彰、奖励,宣传和推广。
九、配套活动
(一)资源配对,扶持大学生创业
各高校组织志愿者队伍,在组委会的指导下,进行大赛“一对一”宣传、选手培训、创业沙龙等线下活动。
(二)广泛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在各高校组织志愿者团队,面向全体在校师生开展创业大赛宣传活动,宣传内容包括历届创业大赛成果、本次大赛的报名方式、流程、比赛规则等。
十、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推动活动顺利开展。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大赛组织实施工作。人社、工商、税务等部门要积极协助教育部门开展大赛的策划及组织实施工作,提供政策、专家等必要支持;广电部门要提供电视及相关媒体对大赛进行宣传报道;沙坪坝区政府要提供必要场地、设备、人员等支持;各高校要积极主动申报和承办赛事相关活动,对大赛进行周密安排部署,明确职责分工,成立组织机构,安排专人专项,确保大赛顺利开展。
(二)完善机制,促进创业成果转化。各高校要结合大赛要求,进一步做好大赛机制建设工作。在开展校内初赛选拔时要注重与大赛的衔接和延伸,提倡各高校举办与大赛接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要为参赛学生项目提供项目指导、培训和孵化等支持和服务,对大赛获奖项目要提供奖励政策配套。同时吸引风险投资和联合社会有关方面为大赛提供资金、资源和智力支持,努力实现项目成果转化。
(三)宣传动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高校要把本次大赛活动的宣传作为工作重点,摆上日程,列入计划。要广泛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和校园广播、展示栏等,积极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上鼓励学生创业,推动形成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四)密切配合,确保大赛圆满成功。各高校要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明确责任,形成由就业创业部门牵头,学生处、财务处、科研处、团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密切合作,发挥优势,加强协调,认真选拔,共同推进有关工作,确保大赛圆满成功。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徐珮杰、陈 锋(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65621257、88139660,65621257(传真),cqdxscy@sina.com;
杨 云、逯 璐(重庆师范大学),65910297、65362100(传真)。
附件:1.“农商行·加上创业贷”重庆市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2.《创业计划书》简本
3.《创业计划书》规范
(此页无正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沙坪坝区人民政府
2017年11月14日
附件1
“农商行·加上创业贷”重庆市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学校:
填写说明:1.填表申请人为项目负责人或者企业法人;2.指导教师(1人)为负责人或者企业法人所在高校在职教师,原则上指导教师一经上报,不能更换;3.其它相关证明材料(营业执照、法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复印件附在报名表后。
附件2
《创业计划书》简本
附件3
《创业计划书》规范
第一章 执行总结
1.1项目简介
1.2服务简介
1.3市场分析
1.4营销策略
1.5管理策略
1.6财务分析
1.7风险分析和管理
1.8法律关系
第二章 服务打造
2.1项目计划简介
2.2服务内容与服务模式
2.3技术介绍
2.4服务优势
2.5附加产品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3.1需求分析
3.2市场调查结果
3.3市场预测
3.4竞争分析
3.5实际市场反响
第四章 营销策略
4.1销售渠道
4.2项目产品服务价格
4.3营销计划
4.4客户关系管理
第五章 公司战略与管理
5.1公司文化
5.2公司战略
5.3组织结构
5.4人力资源配置
5.5人员培训
5.6人员绩效考核方法
5.7薪酬奖惩制度
5.8媒介计划
第六章 财务分析与预测
6.1初始投资成本
6.2财务预算
6.3财务分析
6.4投资分析
第七章 风险分析
第八章 法律分析
第九章 附录